盐津县精准扶贫“精神脱贫”全覆盖实施方案
2017-12-05 05:15:01   来源: 盐办发〔2017〕43号   作者: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相关文件精神及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自觉践行市委“133”工作思路和县委县政府打牢“一个基础”、用好“四把钥匙”工作思路,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结合我县脱贫攻坚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精神脱贫”为目的,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主线,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弘扬“信义为本、宽容为怀、自强思进、坚韧求成”的盐津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深化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在精神面貌上有大改观,形成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18年,全县所有贫困村全部建成县级及以上文明村(社区),26个安置点建成文明小区,安置点每户居民创建为十星级文明户。每个村(社区)、26个安置点按照“有舆论氛围、有志愿服务活动、有道德讲堂、有自治组织、有文化墙、有脱贫典型群众、有文化阵地、有村规民约、有家风家训、有人格尊严、有新型党群干群关系、有工作品牌”的要求,将贫困村、安置点培育成文明亮点村和文明小区,均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的目标。

        二、责任分工

      (一)组建一支宣讲队伍

        组建一支由“文艺骨干、基层宣传员、驻村扶贫干部组成的宣讲队伍,深入贫困村、组,走到困难群众中间,利用理论微宣讲、好人在身边微访谈、道德讲堂等载体,以相声、快板、小品、三句半、舞蹈、微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扶贫攻坚的政策,弘扬勤劳、节俭、有责任、有追求的优良品质。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不因贫困而气馁,不因贫困而退缩,不因贫困而自卑,消除听天由命、安于现状、情绪低落、依赖性强的心理,用行动诠释“人穷志不穷”的真正内涵,埋头苦干,带领群众突出“贫困”这个重围,不断改变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建立自强、诚信、感恩良好社会风貌,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役。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县委党校、县文明办、县文广旅局、各乡镇、各“挂包帮”单位

       (二)营建一个全民参与的舆论氛围

       各乡镇要指导村(社区)做好精神脱贫宣传教育工作,着力解决“上热下冷”的问题,要在乡村集镇、集中安置点、重要路口、公共文化场所等重点区域书写、悬挂、张贴脱贫攻坚标语(见附件2)、对联(见附件3)、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小册子,把好家风、好家训展示到村(社区)文化墙、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把勤劳致富故事展示到群众中。努力形成“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先扶志”“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的舆论氛围,形成理性对待社会救助、政府扶贫而自强,率先脱贫摘帽而自豪,依赖懒惰而自惭的公众氛围。

       牵头单位:各乡镇

       责任单位:各“挂包帮”单位、各村(社区)

       (三)兴建一项志愿服务

       要把志愿服务和脱贫攻坚相结合,与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素质提高相结合。各乡镇、各“挂包帮”单位要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推出一项常态化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队成员由结对的县级部门职工、乡镇职工、乡村能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劳动模范组成。志愿者要和贫困户对接,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组织开展“感恩教育”“邻里守望”“洁净家园” “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主题活动,开展法律知识宣传、科普教育、实用技能讲解、文艺演出、义诊、创业培训、心理健康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牵头单位:县文明办

       责任单位:团县委、县总工会、县妇联、县卫计局、各乡镇、各“挂包帮”单位

       (四)建成一个道德讲堂

       依托村(社区)公共活动中心或乡镇敬老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道德讲堂,按照“唱歌曲、诵经典、讲故事、学模范、发善心、送吉祥”等环节,传唱道德歌曲,讲诉身边好人励志故事、学扶贫模范,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用道德的力量引领新风尚。建立健全移动式道德讲堂宣讲制度,通过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农家),引导激励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确保全年开展道德讲堂活动3次以上。

        牵头单位:各乡镇

        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团县委、县妇联、县总工会、各“挂包帮”单位

       (五)建好一个自治组织

       坚持乡镇指导、村民自治,完善村规民约,以“村规”规范处理公共事务,以“民约”引导、约束村民行为,健全完善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群众组织,开展教育宣传、创建评比、乡风评议活动;引导建立良好的家风家训,用家风家训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宴请活动大操大办的不良习俗,反对封建迷信,消除邻里矛盾,自觉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贫困治理,赋予贫困群众参与和选择的权利。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形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管理机制。

        牵头单位:各乡镇

        责任单位:各“挂包帮”单位、各村(社区)

       (六)建造一面美德文化墙

       各村(社区)要利用民居空白墙面,在街头巷尾、农贸市场、主要道路、文化广场等地绘制文化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文明礼仪知识、道德模范故事、村规民约、思想道德建设光荣榜、扶贫帮困工作成果、文明陋习曝光台等内容融入文化墙建设。采取国画、漫画、卡通画、书法、歌谣、楹联等多种艺术形式,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地展示当地特色风情和村民精神风貌,弘扬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和时代价值,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向文明陋习等不文明行为宣战。

         牵头单位:各乡镇

         责任单位:各“挂包帮”单位、各村(社区)

       (七)建树一批脱贫攻坚典型

       各乡镇要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树自强不息、苦干实干成功脱贫的典型农户,从挂钩干部中选树工作表现突出、高标准完成任务的挂包干部,从当地知名人士中评选推荐出脱贫攻坚新乡贤,树立一批脱贫攻坚时代先锋,以鲜活的事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各乡镇、各“挂包帮”单位、各村(社区)

       (八)建强一个文化阵地

        打好文化活动“组合拳”,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贤文化弘扬示范工程、集中安置点乡愁馆建设,开展教育培训、知识宣讲、文体活动等,提高群众致富技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文字、格言、童谣、歌曲、图画、演出等文化载体,宣传教育的形式向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想思考、自觉接受转化;发挥专业文艺团体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组织县作家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诗词楹联协会等编创优秀的文艺作品到贫困村巡展巡演;为学校、农家书屋选送优秀图书和影视作品,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和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活动;实现精准扶贫与精神脱贫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共同推进;杜绝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现象。对挤占、挪用乡镇以及村(社区)文化设施的,扶贫攻坚和宣传思想文化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在文体活动中要注重覆盖残疾人、未成年人、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县纪委、县文联、县文广旅局、各乡镇、各“挂包帮”单位、各村(社区)

       (九)建置一系列主题活动

       “挂包帮”单位要帮助所挂村(社区)设置活动主题,指导村(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各村(社区)要以个人为主线,开展“好爸好妈”“孝心儿女”“好媳妇好婆婆”“好妻子好丈夫”“好妯娌”“好邻居”评选表彰活动,对事迹突出的要主动推荐到县级媒体宣传报道;以家庭为主线,推出一批“好家风示范家庭”“清洁卫生家庭”“文明礼貌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动员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弘扬文明风尚,养成文明习惯,树立自强、自立、勤劳、节俭的价值观,构建宽容、平等、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以村(社区)为主线,开展以“法治、国家、责任、家庭”四个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治文化、廉洁文化、传统文化教育。把“法为上、国为基、责为重、家为港”“法为上、廉为宝、孝为先、和为贵”“法为干、国为根、责为枝、家为叶”等作为村(社区)主流文化,作为好家风好家训的典型示范。

         牵头单位:各乡镇

         责任单位:各“挂包帮”单位、各村(社区)

        (十)共建一个文明示范村

       省市县文明单位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城乡文明共建主题活动与精准脱贫工作相结合,在全县所有的村(社区)尤其是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建文明示范村(社区)、文明小区(26个集中安置点)。在创建计划、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素质提升等各个方面对村(社区)、集中安置点提供帮扶。广泛开展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结对子”活动,实施文明素质提升、环境优化、文明风尚普及行动,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全县除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文明村14个文明社区3个外,其余村(社区)77个和26个集中安置点在2017年底前制定县级文明村(社区)创建计划,并向县文明办提出创建申请, 2018 年6月30日前达到验收标准,成功创建为县级文明村(社区),各“挂包帮”单位协同抓好创建工作。

        牵头单位:县文明办

        责任单位:省市县文明单位、县扶贫办、各乡镇、各“挂包帮”单位、各村(社区)

       (十一)构建一个新型的党群干群关系

        全县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党章党规,在切实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上下功夫。要端正对待群众的思想态度,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着力构建新型的党群干群关系。以党群干群的新气象,汇聚起推动脱贫摘帽的集体力量,提炼出各村(社区)勤劳节俭、自强不息、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等人文精神,构建全县凝聚精气神的发展环境。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各乡镇、各“挂包帮”单位、各村(社区)

      (十二)创建一个工作品牌

        各村(社区)要根据自身情况,通过组织开展“家风家训”“学习我身边的勤劳致富模范”“当好村规民约的践行者”“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等主题活动,在农村营造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打造孝老敬老村;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所在村开展学模范、当模范、敬模范活动,打造道德模范示范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展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改造,打造环境保护示范村;在文化浓厚、特色鲜明的村打造村寨文化村等品牌,让贫困村成为我县独具特色的文明亮点村。

        牵头单位:各乡镇

        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各“挂包帮”单位、各村(社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精神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把精神脱贫纳入党的建设、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实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逐级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任务,搭建领导机构,确保有人抓、有人管。

      (二)注重宣传引领。bet365娱乐、盐津党建网、盐津电视台、微博、微信等媒体要及时挖掘、宣传精神脱贫中的典型事例,展现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营造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和共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三)落实资金保障。县财政局、各乡镇要把精神脱贫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作为考核依据。(见附件4)

       (四)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实行动态跟踪督查问效,将贫困村精神脱贫开展情况作为脱贫出列的重要依据,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纪委、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不定期地开展督查,对在工作中履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问责。

 


盐津县委宣传部
电话:0870-3035902 传真:0870-3035905
EMAIL(投稿邮箱):yjxcb@vip.163.com
滇ICP备05006878号
云南网警备案信息网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