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书摘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对工具理性也进行了深刻批判。《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关于作者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主流说法为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学什么
1. 《庄子》中惠子与庄子关于束缚的对答
2. 如何面对束缚
音频摘要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今天,我们要邀请大家和我们继续来共读浅读庄子《南华经》学复盘。之前,我们共读到了庄子《南华经》经典中的惠子谓庄子。那今天我们要至诚恭敬的继续来开启庄子《南华经》经典中下面对面的的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樗,一个木字旁,右面是下雨的雨,加上亏欠的亏,樗里子的樗,樗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了,可是,它的木质很粗劣,不可用。这句话是惠子对庄子说的,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都把它叫做臭椿。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大本指的是树干粗大,其大本拥肿,这拥有的拥在这里是通假字,其实就是通臃肿的臃,指的是树干弯曲疙里疙瘩的。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中是符合,绳墨是木工用来求直的那条墨线,是说这种树的树干上有许多这个赘瘤儿,所以,没法儿量它到底有多直,量它有多长,叫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规矩就是圆规和角尺了,说这个枝杈弯弯曲曲,没办法用规矩量。立之途,匠者不顾,途通作道路,它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他一眼。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说现在,你说的那段话,大而没有用,大家都不相信。
庄子就回答了,说子独不见狸狌乎?狸是野猫,狌是一个犬字旁加一个生命的生,当黄鼠狼讲,庄子回答说,您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卑身而伏,以候敖者,卑是低,敖同遨游的遨,屈身伏在哪儿是为了等待捕捉来来往往的小动物。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跳梁,是跳跃、窜跃的意思,辟是避开,机辟是捕兽的机关陷阱,罟上面一个像器皿的皿一样扁平的那个四,底下是个古代的古,是网的总称,说这些捉小动物的时候。这些小动物东西跳跃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兽的机关陷阱,就会死在网中。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斄[tái]牛有人读斄[lí]牛,其实就是牦牛,你再看那牦牛,它大如天边的云。此能为大矣,这可以说是足够大了吧。而不能执鼠,但是,他却不能够去捕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说现在你有一棵大树,却担忧它没有用处。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无何有之乡就是指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说为什么不把这棵大树种在虚无之乡呢,广莫之野呢?广阔无边的原野。
彷徨乎无为其侧,彷徨是徘徊纵放,无为是无所事事,说随意的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乎寝卧其下,寝,就寝的寝,逍遥自在的躺在他的下面。不夭斤斧,夭折的夭,斤是伐木之斧为斤,一斤重两斤重的斤,这样的大树就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物无害者,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他。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说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
所以你看,整个这一段连起来,就是庄子在说,庄子根本听不进惠子的暗讽,倒劝惠子离开朝廷,要漂游于江湖。惠子只得放弃暗讽,干脆明着批评了。他就对庄子说,说我领地上有一棵大树,别人说是樗,也就是臭椿,这树上长满了疙瘩,木匠都弹不下墨线,旁边儿的这些高枝儿,全是弯的扭的,圆不中规,直不中矩,长在大路边儿很多年了,木匠走过,熟视无睹,说您先生所讲的刚才那些话,都是空话,就像我说的这颗臭椿一样,大而无用,难怪众人都不愿意理睬你。
这臭椿,气味儿难闻,很显然,这惠子说庄子,这是骂庄子,庄子也不生气,笑了笑,然后,来了个小小的报复。他就说,先生啊,您该见过这个臭鼬吧,也就是放臭屁的黄鼠狼。这黄鼠狼是伏在暗处,恭候鼠辈出了游玩儿,出了一只便扑上去,东西跳着,上下追赶着,只顾捕捉老鼠,不顾自身危险。结局却是老鼠逃脱,自己反而触动了机关,落人扔捕网,死的悲惨。
再说,传闻的牦牛,牦牛算是庞然大物吧,像天际的云一样。这说大也够大了,奈何,是个大笨蛋,不会捕鼠,也不会像黄鼠狼那样聪明又敏捷。现在,先生您就是这样啊,您有大树嫌弃它不中用,那您为什么不把它移植到非现实的国度,那辽阔而寂静的土地上去呢?这样,在大树的绿荫下,在它的巨柯旁,您漫游,您清玩儿,深入无为之境,您闲躺,您安睡,获得逍遥之乐。您将同他一样,不会挨刀儿短命,不会受害遭灾,不会被人认为有用处,您若这样做,您就能活的自由自在,也不会再有人生的艰难痛苦。
好了,这老哥俩讨论的是有用还是无用。从有限到无限,从有用到无用,其实庄子一直在提醒我们,被所谓的有用的用束缚是一种悲哀,我们对任何一个东西的用,其实都是限制。比如说在教育上,我们太注重考试的目的性,反而让更多的创造性,被捆绑住了。人类文明里呀,所有看起来没有用的东西,像什么音乐、文学、绘画,这些东西,反而都是文明里最珍贵的东西。
庄子劝惠施,何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为何不脱离当下的目的性,回到人性本身,去获得一种大自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为什么不放下狭隘的我执?试着用一种无拘无束的观念去和内外两个世界达成大的和解呢?
庄子开篇其实就送给我们一个大礼,他将巨大的鲲变成巨大的鹏,就是期待这个民族能够永远保留梦想和意志力。他鼓励这个民族去追求或者向往逍遥,通过大鹏与蜩、学鸠这些小鸟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又说,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还是学鸠,或者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他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就是有所期待的。从而,这就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逍遥游》这篇文字,应该说展示了庄子想象力的丰富,构思非常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到结尾的时候,庄子又讲了一个关于有用还是无用的故事,他用这样的故事提醒我们,也许无用才是生命最本质的追求。
但是想保持无用,真的太难了,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家庭、学校和社会不断的绑定,几代人甚至几千年,用的观念一直压在身上,让人根本没法儿轻易解脱。但一个民族,如果几千年的发展过程都被一个用字捆绑了之后,它的本质推力就会越来越弱。
法国高中会考的时候有一道题目,就是让学生表达他们对一张画的看法。他没有要求学生做是非判断,只是想看一张画对孩子们产生的意义。在学生表达的过程当中,他们会很放松而积极的整理自己,整理自己对色彩、对光线、对布局的看法,以及绘画所传达出的某些理念,进而表达出自己真实而丰富的感觉。这其实是一个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训练。如果我们一直只关心对与错那,就有可能避开了生活里真正的难题,失去了真正关于判断的训练。
我们当年上学的时候,班上考第一的那些同学,他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的时候,都能像考试那样拿第一吗?比如说恋爱,比如说婚姻,比如说孩子教育,考试里的东西真的能帮到他们吗?
所以庄子,只喜欢讲故事,他不会轻易下结论,他用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用夸张的超现实手法去努力开启,我们人类内心深处的向往。因为这种向往和梦想,人类文明才可以一步步的发展起来,也因为这种探讨跟好奇的精神,才有了现在各种文明的高度发达。很庆幸我们的民族有老子、庄子这样的哲学家,至少为我们开启了更多丰富的可能性。
无用观其实是《逍遥游》后半部分庄子想要表达的重要内容。很遗憾的是,不少人对无用之用存在很多误解,认为庄子是在提倡做无用之人,所以有予以说明禅法的必要。
我自己读完《逍遥游》认为,《逍遥游》中的无用大体包括三个要点,第一个就是无用于世而有用于己,以全身保性,性当然是自性的性,明心见性的性。庄子不就是在借许由之口说吗?予无所用天下为。
其实,庄子并没有否定士大夫阶层的“用世”之心,只是在战国之时,仕途充满了威胁,为臣者,伴君如伴虎,很多士大夫阶层面临多方面的胁迫和扭曲,于是乎,全身保性成为了人生的第一要义。庄子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逃功逃名、避世隐居,讲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实想想看,也实属不得已,他是为了保全性命于乱世,或不愿意为有国者所羁绊,而并不是提倡引导人疏离社会,抛弃功名,不思进取,只做个单纯的无用之人。
第二一点关于无用的理解。我认为是无用之物,或有其无用之大用。借助于无用之物,可以转移超脱现实生活带来的痛苦与烦恼,以达到逍遥之极。比如说庄子在文中提到的大瓠,大瓠就是大葫芦了,不必忧其瓠落无所容,而可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挟大樽而浮乎江湖的逍遥。这一行为就其本质而言,是审美而非实用的。人活着毕竟不能只靠物质,还应该有精神层面的追求。
其三,就是对无用之事物,不可仅仅以工具视之,而应以无为处之。如其所是,因其固然,容许其自在的存在。就像庄子在《逍遥游》这篇文章里提到的,这个斄牛,就是牦牛了,不能因其不能执鼠而贬低藐视这个牦牛。犹如大樗那种大树,也不必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这昂然生机不一样令人感到愉快吗?
所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说,在诗意的世界里,万物不再被技术所设定成为工具,万物自身就是目的。换句话说,让物物着,他们无需对人有用,无需仅仅为了人的存在而存在。
所以说庄子生性孤傲,但其实《庄子》这本儿书,里面会看到他一生。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我们读《史记》的时候,司马迁笔下庄子也只是一个小角色。在《史记》中评价庄子,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但司马迁这样说,其实对于庄子并不公平。《庄子》一书,一共是7万字左右,共有33篇,分为内篇七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司马迁说的《渔父》、《盗跖》在杂篇,而《胠箧》是在外篇,都不是其精华。一般认为庄子的精华在内篇,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未来,我们会和大家陆陆续续至至诚诚的去共读。
庄子常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如果说有用是一门功利哲学,那么无用就是一门心灵哲学,他们看起来对立,但实际上是统一的。周作人先生曾经说,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义。
有时,人生中那些看似无用之事,却是最让人获益最多的。它让我们的生命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灵魂饶有趣味,犹如夏日的和风,拂去混浊,换一个清清亮亮,坦坦荡荡的自己。
古人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他们对月抚琴、焚香品茗、酌酒对弈、听曲赏雪、莳花寻幽,看起来对生活日用毫无用处,但恰恰是这些无用之事,给了中国文人灵魂的慰藉,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世上有味之事,往往无用。如果生活中一味追求有用,舍弃无用,会让生命之地变得单一而僵。对今天的人来说,学会在有用与无用的世界里来回穿梭,才能兼顾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冈仓天心的《茶之书》里有这样一段话,说当原始人第一次替他的女伴带上花环,他便跨越了野蛮人的阶段。透过这个举动,他被提升到自然的基本需求之上,他变成了人,领会到这一切无用的妙用,使他进入了艺术的王国。
人类只有在衣食之外懂得审美的时候,他才真正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不可否认,人生首先是逐利的,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穿衣吃饭,需要生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向往,去追求不以物役,不以物累的平和心态。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说无用之乐是单纯的心灵享受,那无用之美则是我们感受细微日常的能力。他是来自生活中的闲情逸趣。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
所以去读一些无用的书,像今今乐道读书会和大家共读这样,转眼7000多本书。去做一些无用的事,都是在为了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其实就是来自于这样的时刻。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书法,在斯坦福大学演讲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不去学那些艺术字体,就不会有今天的苹果。我那是痴迷于书法,仅仅是出于喜欢,没想到他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应用,也没想过在十年之后进入IT业,我竟然用上了书法课堂里学到的东西,十年后我设计了第一台电脑的时候,便把书法运用到了字体的设计中,后来当苹果手机推出的时候,更是以其极简的设计风格风靡全球。很明显,这和乔布斯年轻时练习书法、修习禅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生就是这样,你不可能有先见之明,但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爱好、勇气、因缘等因素,这些东西迟早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串联起来。为的是让你的生命绽放光彩,与众不同。
在诗意的世界里,万事万物不再是有用的工具,它们自身就是目的。就像有人读书,有人静坐,有人习字,有人画画,有人抚琴,有人对月,有人研究中医,有人喜好古玩。无用的美学滋养了我们,倘若他们有一天忽然有用起来,你也不必惊诧,那只是生命诗意的展开。
正所谓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好了,到这儿,我们的问题也出来了,不妨合上庄子《南华经》这一卷之后,思考一下你对无用的理解。
相关阅读:
《电影是什么?》|作者安德烈·巴赞被称为“电影界的亚里士多德”。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为什么孩子们学游戏比学习知识快?
《寻访行家》|如何修炼“工匠精神”?
《人类群星闪耀时》|如何更积极地面对人生的关键时刻?
《上瘾五百年》|瘾品为什么不能彻底被禁止?
《苏东坡传》|人之一生究竟该怎么去活?
上次推送内容:
《庄子》008《逍遥游》08惠子谓庄子&张飞之死、天知道梨膏店|不与人纠缠,你不丢人。
【智慧人生】没有什么不能原谅
《做自己的营养医生》第五章夏季营养补充方案07夏季一碗绿豆汤,及时补充无机盐
【炳泽诗话】今夜有风
本次推送:
《庄子》009《逍遥游》09吾有大树,人谓之樗|为什么说有些人一直被“有用”所束缚,为什么很多人会沉醉在“无用”之中?
【生命之舟】努尔哈赤的用人“亲仇”之道
《做自己的营养医生》第五章夏季营养补充方案08开胃健俾,不妨喝点防暑降温粥
【炳泽诗话】博爱之家
下次拟推送:
《庄子》010《齐物论》01闻地籁而不闻天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金钱不是金钱,看美女不是美女?
【成也性格 败也性格】永不磨灭的精神
做自己的营养医生》第五章夏季营养补充方案09富含中药成分的凉茶,帮你去暑败火
【炳泽诗话】期待一场雪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农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