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什么思什么四字词语?(居什么思什么的成语):一朝之患,临财不苟,久要不忘,亡羊补牢,出其不意,刀枪入库,及时行乐,发奋图强,处安思危,安不忘危,居利思义,居安思危,居安虑危,常备不懈,忧盛危明,戒奢以俭,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见利忘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防患于未然,防患未然,高枕无忧,麻痹大意,安不忘虞。1、一朝之患 yī cháo zhī huàn

释义:一朝之患 突然发生的祸患。

出处:《礼记·檀弓上》:“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楚国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费无忌谗杀伍奢、白州犁而吴侵境不绝于寇,楚国群臣有一朝之患。”

2、临财不苟 lín cái bù gǒu

释义:临财不苟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3、久要不忘 jiǔ yāo bù wàng

释义:久要不忘 久要:旧约、旧交。不忘旧约或旧交。

出处:《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4、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出其不意 chū qí bù yì

释义:出其不意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意料到。原指作战时;在对方料想不到或没有准备时;进行突然袭击。现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处: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6、刀枪入库 dāo qiāng rù kù

释义:刀枪入库 把刀枪都放进兵库里去。指没有战争;不用武备;也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7、及时行乐 jí shí xíng lè

释义:及时行乐 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

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8、发奋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发奋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9、处安思危 chǔ ān sī wēi

释义:处安思危 处:居于;思:想,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10、安不忘危 ān bù wàng wēi

释义:安不忘危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出处:《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1、居利思义 jū lì sī yì

释义:居利思义 指临财不苟得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

12、居安思危 jū ān sī wēi

释义:居安思危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3、居安虑危 jū ān lǜ wēi

释义:居安虑危 同“居安思危”。

出处:《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14、常备不懈 cháng bèi bù xiè

释义:常备不懈 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常准备着;从不松懈。形容警惕性高。

15、忧盛危明 yōu shèng wēi míng

释义:忧盛危明 犹言居安思危。

出处: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16、戒奢以俭 jiè shē yǐ jiān

释义:戒奢以俭 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出处: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17、有备无患 yǒu bèi wú huàn

释义:有备无患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8、未雨绸缪 wèi yǔ chóu móu

释义:未雨绸缪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9、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20、见利思义 jiàn lì sī yì

释义:见利思义 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守。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1、见危授命 jiàn wēi shòu mìng

释义:见危授命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2、防患于未然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释义: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23、防患未然 fáng huàn wèi rán

释义:防患未然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出处:《明史 于谦传》:“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24、高枕无忧 gāo zhěn wú yōu

释义:高枕无忧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25、麻痹大意 má bì dà yì

释义:麻痹大意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出处: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26、安不忘虞 ān bù wàng yú

释义:安不忘虞 虞:忧患。安定太平的时候不能忘记潜伏着的忧患。

出处:《宋书·文帝纪》:"安不忘虞,经世之所同,治兵交战,有国之恒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