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袍服
实际上民国旗袍首倡群体并不承认“旗袍”这个称呼,而是只叫它做长衫、长衣或长袍。1926年上海《民国日报》有短文,提议改称“中华袍”。又有人提议叫做“褀袍”,但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叫回旗袍了。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其为国家礼服之一。
宋美龄就是一位旗袍爱好者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外国明星也喜欢旗袍
旗袍相关收藏
如今,随着“复古”潮流的兴起,喜欢旗袍的人越来越多,旗袍也由原来的实用美观逐渐开始朝着收藏品的方向发展。
———— 宋美龄————
宋美龄
宋美龄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一直穿着旗袍,旗袍已经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她的旗袍多达3000件,都能申请世界纪录了。
宋美龄认为女性不该穿长筒裤子,要追求女性的美,又不能过于暴露,所以旗袍是最好的选择。在上世纪30、40年代,旗袍进入了黄金时代,那时候不管是达官贵人的太太们,还是普通学生、妇女,都爱穿旗袍,这也离不开宋美龄的影响。
———— 张爱玲————
张爱玲
旗袍也是张爱玲毕生的最爱。除了喜欢穿旗袍,张爱玲还喜欢自己设计旗袍。
曾经给张爱玲做过旗袍的师傅回忆:“我为张爱玲做过多少件旗袍,具体数字记不清了,但每件旗袍都是’按图施工‘的。她画的夏季旗袍,如‘无领、短袖、衣长至膝盖’称之为‘风凉旗袍’的款式,应该称之为‘连衣裙’了,而且一直流行到当代。”
———— 张大千————
国画大师张大千生平只曾为两位女人提笔在旗袍上描绘墨荷。一位是台湾京剧名伶郭小庄,一位就是自己的小女儿张心声。
在台北举办的“张大千的世界”的开幕酒会上,各拥有一件大师手笔“墨荷旗袍”的郭小庄和张心声在会场相遇,免不得又要提起这段“旗袍”往事。
左为郭小庄的旗袍、右为张心声的旗袍
郭小庄说:“张伯伯最疼爱他的小女儿,曾经为她画过一件墨菏的旗袍。一样地疼爱我的张伯伯,在我有一回出国演出前,也送了我一件手绘墨荷的旗袍。”郭小庄保存着这件旗袍,至今己有二十七年。
———— 罗雪娟————
由中国四大顶级书画名家联袂,量身为奥运冠军罗雪娟打造的书画花鸟写意旗袍,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的一次中央电视台慈善拍卖中以120万元人民币高价卖出。
罗雪娟与书画花鸟写意旗袍
———— 邮票 ————
2017年,香港邮政以“旗袍”为题发行邮票,回顾近一世纪以来旗袍的演变。一套六枚邮票,及邮票小型张一枚,分别展现不同年代旗袍的特色。图案堪称经典!
不知道你家里有没有旗袍或者和旗袍相关的邮票、画报、书籍呢?欢迎在后台留下你和旗袍之间的故事。
投资需谨慎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可联系删除
文 创 / 历 史 / 文 化 / 拍卖 / 收藏资讯
微信ID:xs-sankongbu
点右下角“在看”,
领了吾道鼠老师的好运祝福再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